天游ty8检测中心-天游线路检测中心

砖瓦工业标准化发展提升  有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_我国
栏目:业界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22

原标题:砖瓦工业标准化发展提升 有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砖瓦工业是我国传统建材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文化传承,其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堪称国宝级建筑材料。砖瓦产品是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结构砌筑及围护材料,几乎占建筑物工程固体用料的70%以上,砖瓦产品绝大部分属结构性安全材料是我国建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国家原材料工业范围,也是基础工业之一。其产量巨大,在建材工业中,产量、产值均占举足轻重的位置。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砖瓦工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也十分瞩目,砖瓦工业已摆脱了单一产品的局面,已逐步形成多元化产品发展,科技进步显著,近些年来一批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已取得重大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和装备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的砖瓦工业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类产品标准涵盖了目前砖瓦工业所有能够生产的产品,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砖瓦工业发展和整个砖瓦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就促使得我国砖瓦工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产品呈现多品种和多规格,不仅满足了建筑市场的不同需求,也体现出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特点。

我国的砖瓦工业的标准化是随同我国砖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而一起发展的,早在 商代早期我国砖瓦焙烧和使用以及标准化已经开始, 西周初期板瓦、筒瓦等开始应用于建筑,《中国通史》百工就有对砖瓦要求的记载,2000年前 代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各地区、各民族得到了广泛交流,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统一的秦代中国统一了度量衡,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督造部门进行专门管理、督造和供应,“商鞅变法”建立起来的“物勒工名”制度从法律上、制度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保证了“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已究其情”的实施。从《睡虎地秦墓竹简》有关法律条文看,秦代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每年都要进行考核和奖惩结合,大量出土的手模砖就是标准监督的实证,上述标准化促进了秦代砖瓦工业的发展,建造了举世闻名、雄伟浩迈、气壮山河的万里长城。到了 汉代,社会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突飞猛进,砖瓦的生产规模、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砖的尺寸逐步形成长:宽:高比例为4:2:1的古代砖的规格。 宋代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建筑法典《营造法式》砖作、窑作制度篇详注了我国古代砖瓦生产质量和产品质量要求,形成了我国古代砖瓦的技术规范,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古代砖瓦的应用和发展,形成了 明清两代大规模使用砖来建造房屋。

我国 近代砖瓦工业始于 19世纪,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一些沿海城市遭列强侵占后,城市建设和城市繁荣得以发展,使烧结砖瓦在这些城市周围也迅速发展起来,从西欧引进了制砖机器,出现了机制砖瓦厂,这标着我我国砖瓦生产走向了工业化生产的开端, 1886年,我国出现第一台机械制砖机; 1897年,我国出现第一座轮窑; 1906年,我国出现用页岩制造半干压砖,同时出现一次码烧轮窑。 1931年,我国自制成功非承重空心砖;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砖瓦标准及技术要求十分混乱,规格五花八门,有两广地区的英制、法制砖规格,江浙地区的八五规格砖,东北地区的日式规格砖,几乎都带有殖民主义烙印。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人们欢欣鼓舞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新中国胜利地完成了三年经济恢复;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国家"一五"计划内的重点项目之一北京市窦店砖瓦厂开始建设投产, 1955年在北京窦店砖瓦厂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连续的隧道窑,北京市窦店砖瓦厂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工艺最先进的砖瓦厂,该砖瓦厂的主要设备和技术来自原苏联。当时我国烧结砖瓦,产品规格混乱标准要求缺失,已成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制肘,于是我国首部烧结砖标准制定,砖瓦产品标准《粘土实心砖》(参照原苏联标准)于1955制定实施,《粘土实心砖》标准的制定,统一了烧结实心砖的规格,极大的促进我国建筑业和墙体材料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国家基本建设,至今围护材料建筑业和墙体材料行业的通俗核算单位仍以标砖计; 1959年,粘土实心砖标准修订为《粘土实心砖》(建标2-59)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颁标准颁布实施,新中国砖瓦行业标准化正式走上正轨。

1964年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求,调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和西北建工研究院砖瓦设计研究机构和人员组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西安砖瓦研究所, 1965年正式成立;我国砖瓦工业标准化工作正式落户西安砖瓦研究所,砖瓦标准项目工作组组建, 1967年《粘土实心砖》(建标2-59)修订编号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材料工业部颁布标准JC 149-1967,名称修改为《普通粘土砖》, 1973年修订为73板部颁标准《普通粘土砖》(JC 149-1973 )。

我国的屋面瓦早在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我国已开始应用于建筑,近代烧结瓦发展较快是 20世纪50年代,由于国家基本建设和人民住房的发展,烧结瓦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砖瓦企业陆续改变了建国前手工练泥、木棒压制、自然干燥、土窑焙烧、加水氧化生产青色瓦的落后办法,开始采用简易的机械传动压制成型,自然干燥,轮窑焙烧,生产红色平瓦,产量和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同时非黏土瓦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从 1952年年产瓦62亿片,到了 1965年年产量到了113亿片。 1980年后在改革开放,随着瓦市场的扩大,许多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特别是制瓦装备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促进了我国制瓦工业的进步和发展,到 2000年全国年产量到了770亿片,成为世界生产屋面瓦的大国。我国的屋面瓦标准 1959年《黏土平瓦》(建标3—59)部颁标准颁布实施,该标准的实施促进了黏土平瓦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不断提高瓦标准的水平和产品质量,砖瓦标准项目工作组 1973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编号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材料工业部颁布标准JC 193—73。我国黏土脊瓦产量较多,为提高其产品质量,于 1976年也制订颁发了JC199—76《黏土脊瓦》产品标准。 1980年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瓦产品市场的扩大,屋面瓦有了较快发展,同时,建筑工程对瓦产品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在 1989年和1998年对瓦产品标准又进行了2次修订和一次确认形成了部颁布标准《黏土瓦》(JC 709—89(96)), 1998年再次修订名称修订为《烧结瓦》(JC 709-1998)并颁布实施。

我国砖瓦制品的 空心化早在 汉代就开始生产, 近代1931年我国自制成功非承重空心砖, 1955年重新开始研制生产空心制品(多孔砖), 1963年研制成功承重多孔砖(240mm×115mm×90mm), 1975年首个空心制品标准《承重粘土空心砖》(多孔砖)(JC 196-75)颁布实施 ,空心制品标准《承重粘土空心砖》(多孔砖)(JC 196-75)的颁布实施,极大地规范和引导了我国建筑业和墙体材料行业的发展。

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标准化工作进入全新发展阶段,1979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工作简则》, 1980年4月25日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根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工作简则》(国家标准总局国标发[1979]089 号)文件要求发布《建筑材料工业部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工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工作细则(试行)》((80)建材科教字318号), 1982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下达砖瓦标准归口单位挂靠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西安砖瓦研究所,我国砖瓦工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提升。

1981年砖瓦工业首个国家标准《砌墙砖(外观质量、抗压、抗折强度,抗冻性能)检验方法》(GB 2542-81)颁布实施, 1992年、2003年、2012年进行了修订,对强度等级、冻融等项目有规定外,石灰爆裂、泛霜这些随着墙体材料工业的发展原料来源的多样(综合利废特别是利用大宗工业废渣)工艺特点引起的特性缺陷项目有了技术规定,在后续的标准制修订中,这些特性项目都得以体现,推动和我国砖瓦工业行业向工业利废,变废为宝方向转型,目前砖瓦工业已成为我国最大最多最彻底的变废为宝的综合利废行业。

1986年,我国砖瓦工业的行业组织---中国砖瓦工业协会成立,行业协会积极推进我国砖瓦行业标准化工作,极大促进和推动了我国砖瓦工业的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1988年,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由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颁布实施,我国标准化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纪元,1990年原国家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年令第7号), 1992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颁布实施《建筑材料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我国专业标准化组织开始建立;

SAC/TC285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至今已有十三年,目前,砖瓦行业产品及环保及能耗标准已全部完善见表,十三年间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为行业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序号

标准名称、标准号

产品标准

1

《烧结普通砖》(GB/T5101-2017)

2

《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T13544-2011)

3

《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GB/T26538-2011)

4

《复合保温砖和复合保温砌块》(GB/T29060-2012)

5

《烧结装饰砖》(GB/T 32982-2016)

6

《烧结路面砖》(GB/T26001-2010)

7

《烧结瓦》(GB/T21149-2007)

8

《烧结装饰板》(GB/T 30018-2013)

9

《蒸压灰砂砖》(GB/T 11945-1999)

10

《蒸压灰沙多孔砖》(JC/T637-2009)

11

《蒸压粉煤灰砖》(JC/T239-2014)

12

《蒸压粉煤灰多孔砖》(GB/T26541-2011)

13

《混凝土实心砖》 (GB/T 21144-2007)

14

《承重混凝土多孔砖》(GB/T 25779-2010)

15

《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砖》(GB/T 24492-2009)

16

《混凝土瓦》JC/T 746-2007(2014)

17

《混凝土路面砖》(GB /T 28635-2012)

18

《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 25993—2010)

19

《绿色产品评价 墙体材料》(GB/T 35605—2017)

环保及能耗标准

20

《砖瓦工业大气污染排放》(GB29620-2013)

21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陶瓷砖瓦工业》(HJ 954—2018)

22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0526-2014)

23

《烧结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工程技术规范》(T/CBTA 0001—2018)

墙体材料标准的制修订和有利地促进了行业的结构调整。能耗高、用土量大、污染严重的实心砖,如今被节能、利废、改善环境污染的各种板、块、砖类产品所替代。在贯彻执行标准中,标委会利用依托单位每年开展监督抽查和重点企业检查,对500个生产企业和近800个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重点企业检查之机,同时开展新标准的执行情况的检查,这些标准的制修订和执行涵盖了产品结构调整、生产技术结构调整、和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大大地推动了行业的转型升级。

墙体材料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有利地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过去砖瓦行业生产技术很落后,是典型的作坊式生产,以手工劳动为主,产品质量性能低下,常常不能够满足基本功能的要求。通过标准的制修订,产品质量和性能大大提高。以烧结砖为例,过去空心砖的孔洞率仅为15%,现在空心类产品有空心砖、保温砖和保温砌块、承重多孔砖和多孔砌块等。承重多孔砖孔洞率达22%,承重多孔砌块孔洞率达33%,非承重空心砖孔洞率达40%。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也基本能够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节能建筑外墙建筑热工性能的要求。不仅如此,由于产品标准水平的提高,带动了装备技术的进步,无论是挤出机、切坯机、窑炉装配技术焕然一新,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不断地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墙体材料的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不断涌现,规模企业的数量在逐步增多。墙体材料标准的制修订和执行促进了节能、资源节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制定了多种利废的产品标准,包括砌块、砖和板材,砖瓦企业能耗定额和限额标准的制定,都大大推动了资源节约和利用,并带动了清洁生产,既推动了生产节能,又推动了建筑节能,大大地推动了节能型建筑的发展。

墙体材料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有利地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凡是企业重视产品标准,能够贯彻执行的,就能够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力就是以标准规范为依据。

墙体材料标准的制修订促进了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保障了房屋材料质量,减少了房屋质量投诉,在标准制修订过程当中,更加重视节能应用技术的要求,从而提高产品应用技术水平。

目前,SAC/TC285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现行有效的推荐性建材行业标准共20项,归口的现行有效推荐性国家标准共23项,团体标准1项。标准制修订项目共计12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7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5项,标准翻译项目3项,正在申请制修订的有8项,

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并颁布实施,标准范围在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基础上,增加行业团体标准,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快速补充和提供,促进和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2018年5月8日中国砖瓦工业协会首个团体标准《烧结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工程技术规范》(T/CBTA0001—2018)颁布实施,将规范指导烧结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建设、运行维护、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实施烧结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淘汰简陋落后技术,推动行业向成熟先进的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无组织粉尘方面通过封闭作业来实现控制;烟尘方面通过袋式除尘器、电除尘器、电袋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等各类除尘器或补充除尘控制;SO2方面通过源头控制(低硫燃料、清洁能源替代)和末端治理(石灰石/石灰-石膏法协同烟气脱硫技术);NOx方面通过源头控制(纯氧助燃技术、低氮燃烧)和末端治理(SCR和SNCR);HCl氟化物方面通过烟气脱硫过程中与碱发生反应得到去除]升级换代,推动和引领砖瓦行业大气污染物末端治理技术向超低排放技术的转型升级。

在当前我国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创新和提升砖瓦行业标准化是一项重要工作。标准化工作的提升,对于推动砖瓦行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发展节能型建筑、促进墙材领域可持续发展都将发挥极为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

标准化工作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一方面促进行业标准水平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另一方面加强与国际间的广泛合作,及时跟踪和研究与本行业相关的国际标准动态,做好国际标准的对标分析工作,结合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引领行业向更加先进的水平发展,进而促进墙体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周炫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秘书长)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