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八大工作描绘永康工业发展路径图,戳文为你细致解读!
昨日召开的全市工业经济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充分分析当前面临的经济新常态,进一步明确要全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宏伟目标,要在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和竞争中创造“永康高度”。
这个“高度”看起来很高。过去,永康制造大多处于“微笑曲线”价值链低端,国际议价权缺乏、工业增长动能不足、投资增长乏力、缺乏“顶天立地”大企业……这也是我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这个“高度”其实并不高。当前,永康工业基础雄厚扎实,规上工业产值连续两年稳居千亿方阵、成功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全市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5.7%、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增长36.6%、去年一年新增小微企业5000多家……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十足,潜力无限。激活发展潜力,增强企业干劲,成为我市拉高制造业“高度”,在全国乃至世界占据更“高”地位的希望。
永康制造如何实现从“低”到“高”的飞跃?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志杰的报告中,八大重点工作描绘出永康工业发展“路径图”。
路径一:
抓好龙头
实施“一十百千”工程
工业发展要强力,龙头带动是关键。当前,我市拥有各类企业主体2.5万多家,但“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居多,“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很少,尤其是上市企业更是处于落后状态。抓好龙头,打造“龙头强、龙身长”的永康工业主体格局刻不容缓。
未来五年,“一十百千”工程将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今年,是启动第一年。
“一十百千”工程即“一个龙头”“十大投资”“百个项目”“千亿产值”。其中,“一个龙头”是指把众泰汽车培育成为年产值超500亿元、税收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今年市委市政府将研究出台《关于加快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的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购车政策进行明确,全力打造以“众泰汽车”为核心的汽车制造产业配套体系。
“十大投资”是指五年内实施10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今年要大力引进科研院所来永康设立研究院,加大央企对接力度。
“百个项目”是每年实施“机器换人”项目100项。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生产设备。
“千亿产值”是五大百亿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2000亿元,其中本年度争突破1500亿元。
路径二:
“流程再造”
提升工业整体质量
“龙头”之外,规上企业的全面提升也是重中之重。打造充满活力、全面开花的第二方阵是全面提高我市工业经济实力的一大关口。
今年,我市将研究制定规上工业“流程再造”三年行动方案,由行业协会牵头,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工艺再科学、流程再优化、设备再提升、集成再突破”,流程再造后在规上企业进行复制推广,成熟一个行业、推广复制一个行业。以打造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省级信息经济示范区、保温杯行业“机器换人”省级分行业试点、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试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大力实施规上工业“流程再造”计划。
路径三:
持续发力
打好“拆治归”组合拳
我市资源要素相对匮乏。在当前“全面奔小康 实现新腾飞”的二次征程上,如何破解要素制约、增加强力动能成为我市工业企业破茧成蝶的关键。为此,我市今年将持续发力,打好“拆治归”组合拳,突出打赢“三大战”。
要打好拆违治危整体战。今年,我市“拆违治危”将往死角盲区纵深推进,强势推进大拆大整,并与“四破”攻坚相结合,改造提升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分区。尤其是在集镇工业功能分区等地,要重点抓好厂区联片整体改造,加快旧厂区改造,盘活闲置和低效用地,力争建设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
要打好“五水共治”生态战。我市将深化“五水共治”和“158”碧水蓝天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管、全体系治理,全域基本消灭劣Ⅴ类水质。重点建设镇级工业功能分区污水管网,全面开展工业污水治理。同时以用水大户和污水排放企业为重点,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争创绿色企业、节水型企业。
要打好“永商回归”亲情战。进一步完善总部中心相关政策,激发总部经济活力,为“永商回归”提供平台。要让更多过去因资源要素制约而外流的优秀企业、最好的项目、最好的生产线和科研院所回归永康,共建质量永康、品质永康。今年,我市将争取引进“永商回归”项目60个,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
路径四:
化解“两链”风险
重塑金融生态
化解“两链”风险事关全局,任重道远。我市将继续坚定信心,坚持帮扶、打击并重,致力积极打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管道,力争“去杠杆”试点有重大突破,严控不良率,坚决守牢不发生系统风险的底线。
今年,我市将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将重点研究解决资产收储过程中的配资办法,降低企业资产打包处置成本;成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加快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为优质企业、可帮扶企业和有意向银行提供一种破解担保链的全新选择;强化应急周转金在资产处置阶段“过桥资金”的作用,帮助解决买授方资金筹集问题,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转贷压力;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行动,形成高压态势,争取彻底扭转恶意逃废债现象,重塑永康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勇担责任”的良好形象。
路径五:
抢抓机遇
对接资本市场
股份制改造对接资本市场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捷径。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市企业在“上市”之路上落后了一步。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对接资本市场后的“甜头”,全市形成了较浓的“上市”氛围。
当前,财税政策的完善和IPO提速,为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永康企业能否搭上这趟“上市快车”,能搭上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永康工业未来发展的高度。
为此,我市今年将通过“一企一策”,做好企业上市业务的支持办理、资产整合的税费优惠、申报过程的沟通协调等工作。同时,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库,将成长性好、科技含量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吸收进入资本市场培育梯队,形成挂牌上市梯队发展局面,力争新增新三板和四板挂牌企业29家、股份制企业15家。
路径六:
创新驱动
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新产业、新材料、新模式……2016年我市企业试水了无数新的模式,企业家求“新”已变成一种常态,以此为基础,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三强一制造”为抓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今年我市将推广加大科技创新券,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争R D在2.6%以上,新增授权专利3900件,其中发明专利100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科技中小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0家、创新型企业10家。
继而抢占标准制高点,为行业掌握话语权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首个县域级标准化研究院将在我市启动组建,加快制定“浙江制造”标准,完成“浙江制造”标准4项以上,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项以上。
另外我市还将打响城市品牌,积极争创“年度魅力质量城市”,完成“全国五金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验收;加强政府质量奖培育;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工业设计中心、无水港、科技企业孵化园、科创中心等“四大中心”作用。
路径七:
“三个到位”
营造公平公正发展环境
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创业创新文化培育了让活力争相迸发的热土。我市明确要将工业领域改革到位,工业政策调整到位,服务企业到位。我市将进一步深化“零土地”技改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落实企业控规限制放宽政策和土地分割宗数放宽政策,加快出口退税办理。
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激发出“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等三类人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培育新动能、助推新腾飞”入企调研活动,帮助企业树信心解难题,推进转型升级。
路径八:
“安全第一”
确保安全生产
年后,企业都已经陆续开工恢复生产,我市一贯倡导“安全生产就是企业生命”,要求真正把安全生产重视起来,突出强化监管,加强责任落实,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
我市明确,各企业要认真做好节后复工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组织全部工人召开一次“收心会”,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宣讲本单位安全作业规程规定、强调复工后注意事项,新工人上岗前要专门培训。开工前,对安全生产隐患点进行一次系统大排查,尤其要对生产设备进行细致检查,消除每一个安全隐患,确保全年安全生产不放松。
来源:永康日报
记者:王导 俞夏冰 杨成栋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