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ty8检测中心-天游线路检测中心

助力国家职业技能提升 ,建筑化应用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内驱动力_工业化
栏目:业界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22

原标题:助力国家职业技能提升 ,建筑化应用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内驱动力

《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这项研究首次界定了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和评价标准。事实上,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的预制装配式大板建筑就是工业化建筑的一种,曾经被广泛应用,建筑工业化这一概念也被广泛提及。然而,时至今日,随着建筑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日益紧迫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筑工业化的内涵及评价标准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2008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确立了《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由北方工业大学和天津大学共同承担,历时两年终于完成。专家组高度评价了该项研究,认为研究成果对我国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和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现阶段,提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意义何在?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镇人口使住房需求大量释放,房屋建设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较高数量水平。而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存在着建筑产业建筑能耗较高、资源能源消耗大、工程质量和安全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建筑市场劳动力成本逐渐升高且资源短缺、建筑业科技含量较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这就要求变革传统建筑生产方式以满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势在必行。

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对改变我国建筑业现状、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建筑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有利于在建筑产品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善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有利于提高建筑产品的品质;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改善工作条件,解决建筑市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有利于推进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研究认为,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需要较高水平的技术、装备、标准规范来支撑。要形成与工业化建造方式相匹配的建设管理、设计、施工、安装的建造体系,要全面提升施工现场装配和机械化生产能力,要形成系列化、多样化预制构件和建筑部品供应体系,还要构建建筑工业化产品的认证体系,建立工业化建筑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

然而,就当前建筑业生产水平来说,满足这些要求似乎困难重重。现阶段我国建筑工业化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方面,在基础理论与试验研究、工业化建筑设计、构配件优质高效加工制作和专业化施工安装等方面均缺乏专门针对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技术支持;二是标准和规范方面,工业化技术和国内现行的建筑技术标准、规范不兼容,使得设计、审批、验收无标准可依,即使工业化技术的科研单位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验数据证明相关项目可行,每一个项目还是需要通过专家论证,成为建筑工业化大规模推广的一个障碍;三是产业政策方面,企业发展建筑工业化,面临着前期投入研发经费大、社会资源缺乏、缺乏规模效应、开发成本提高的现状,在没有国家鼓励支持政策的情况下,企业缺乏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动力;四是行业管理体制方面,现行的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施工管理以及构件生产的管理,大部分环节适应于传统建造方式,缺乏针对预制生产技术的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五是人才培养方面,随着中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对建筑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精通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建筑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高层次人才和新兴专业人才依然不足,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如何培育、引进、留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促进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成为建筑业企业的工作重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同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对招投标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安排,以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的《2016-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为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北京中培国育人才测评技术中心开展“建筑工业化应用工程师”的培训项目,目的旨在促进建筑工程领域、政府采购、央企国企采购等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水平的提升,推动相关职业人员知识更新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是国家经济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需求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时期,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随着建筑业相应进入绿色、创新、节能、持续、新职业的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职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新职业技能人才,同时在招标投标、项目管理、投资建设等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

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将是我国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筑工业化应用工程师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各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以其特有的技术针对性和融合性,未来将是活跃在我国建筑领域的首要需求型专业技术人员和新时代大国工匠。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各相关机构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建筑行业高效发展。健全完善现有标准和评价体系,制定并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多元培训掌握利用建筑技术的人才,同时依托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等,持续推进建筑创新人才,扶持新型建筑工业化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定的阶段。我国当前的建筑业整体发展情况决定了新型建筑工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推进建筑工业化任重道远,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面临的新形势为新型建筑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发展要求提供了契机,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而人口红利的淡出更提供了内驱动力。虽然新型工业化建筑的发展还存在着各种问题,面临着各种挑战,但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与机遇,只要各级政府和建筑业企业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中国建筑业将走入新型工业化时代。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